|
一、預防性消毒處理原則 (一)根據災情發生情況及傳染病防控要求,有針對性地及時開展清潔衛生與預防性消毒工作,以消除洪澇災害對人類健康的不良影響。 (二)消毒工作應盡可能選擇消毒效果可靠、簡便易行、對人畜安全、對環境沒有嚴重污染的消毒方法,正確實施消毒措施。從事現場清污、消毒人員應注意個人防護,現場消毒時應阻止無關人員進入消毒區。 (三)加強重點區域消毒工作, 災民安置點、醫院、學校、幼兒園、集貿市場等場所是環境衛生工作與消 毒工作 的重點區域,應先清污后消毒,空氣以通風為主,對受淹水源、廁所、牲畜養殖場所等也應全面進行消毒。 (四)一般情況下,外環境以清污為主,重點區域清污后再行消毒處理。一般不必對無消毒指征的災區外環境、交通道路、路面等進行噴灑消毒,防止過度消毒現象的發生。 (五)注意飲水安全, 做好受災地區飲用水消毒,做好餐(飲)具、瓜果、蔬菜消毒與清洗保潔工作。 (六)應及時清理動物尸體,淤泥、垃圾和糞便,做好無害化處理,必要時用衛生殺蟲劑殺蟲,控制蒼蠅孳生。 二、各類消毒對象消毒方法 (一)環境及物體表面 對室內外進行全方位的環境清污,改善環境衛生。居家、街道、社區、安置點等場所墻壁、地面及物體表面,可采用有效氯500mg/L含氯消毒劑或200mg/L二氧化氯或1000mg/L過氧乙酸進行噴灑、擦拭消毒,作用 30 min。在通常情況下,室內空氣以自然通風為主,通風不良的場所可采用機械通風。 (二)生活用品 家具、衛生潔具、辦公用品等清污后,用有效氯500 mg/L的含氯消毒劑沖洗、擦拭或浸泡,作用30min,或采用200 mg/L二氧化氯、1000mg/L過氧乙酸類消毒劑作消毒處理,消毒時間15min~30min。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凈。 (三)餐(飲)具 餐(飲)具清洗后選擇煮沸消毒,煮沸時間應在15min以上。也可使用消毒劑進行浸泡消毒,如用有效氯250mg/L~500mg/L含氯消毒劑浸泡30min,消毒劑浸泡后應以清潔水沖洗干凈。 (四)織物 織物可按一般生活垃圾處理;如需保留,應及時清洗、消毒,可使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min,或先用有效氯500 mg/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min,然后常規清洗。 (五)垃圾、糞便 一般生活垃圾無需進行消毒處理,應做好衛生管理工作,日產日清。含有腐敗物品的垃圾噴灑含有效氯5000mg/L~10000mg/L消毒液,作用60min后收集并進行無害化處理。 挖建的簡易廁所可定時潑灑20%漂白粉乳液以除臭并消毒。當糞便達便池容積2/3時,應及時使用漂白粉覆蓋,表面厚度達2cm,再加土覆蓋,另建廁所。 (六)飲用水 在洪澇災害期間,優先選擇飲用瓶裝水。如無瓶裝水,則所有飲用水應煮沸后飲用。 (七)動物尸體 對環境清理中清出的新鮮動物尸體應選焚燒方式進行處理,對已經發臭的動物尸體,可用有效氯5000mg/L~10000mg/L含氯消毒劑噴灑尸體及周圍環境,去除臭味并消毒,然后再焚燒。尸體清理后需要對其場所進行消毒處理,可選用1000mg/L~2000mg/L有效氯消毒液噴灑,作用30min~60min。 |